解读习主席讲话引用的古语名言
编者按: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、重民本、守诚信、崇正义、尚和合、求大同的时代价值,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”的总要求,为弘扬和普及优秀传统文化、引导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前进方向。
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
习近平讲话原文:古人说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核心价值观,其实就是一种德,既是个人的德,也是一种大德,就是国家的德、社会的德。国无德不兴,人无德不立。如果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,莫衷一是,行无依归,那这个民族、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。这样的情形,在我国历史上,在当今世界上,都屡见不鲜。
——典出:《大学》;释义:大学教人的道理,在于彰显人人本有,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,再推己及人,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,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。
廉耻,四维不张,国乃灭亡
习近平讲话原文:国有四维,礼义廉耻,“四维不张,国乃灭亡。”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。在当代中国,我们的民族、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?这个问题,是一个理论问题,也是一个实践问题。经过反复征求意见,综合各方面认识,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,倡导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,倡导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,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,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,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。
——典出:《管子·牧民》;释义:礼仪廉耻是维持国家的四个基本要素,如果这四个要素不能贯彻执行,则国家很容易灭亡。
凿井者,起于三寸之坎,以就万仞之深
习近平讲话原文:“凿井者,起于三寸之坎,以就万仞之深。”青年要从现在做起、从自己做起,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,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。
——典出:《刘子·崇学》;释义:堆造山的人,从一筐泥土开始,慢慢建成陡高的峭壁;凿井的人,从挖很深的土坑开始,慢慢才能形成极深的井。
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
习近平讲话原文:我国古人说:“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”大学的青春时光,人生只有一次,应该好好珍惜。为学之要贵在勤奋、贵在钻研、贵在有恒。鲁迅先生说过:“哪里有天才,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。”
——典出:《诫子书》;释义:学习必须静下心来,才干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增长。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,没有坚定的意志也就不能成就学业。
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
习近平讲话原文:修德,既要立意高远,又要立足平实。要立志报效祖国、服务人民,这是大德,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。同时,还得从做好小事、管好小节开始起步,“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”,踏踏实实修好公德、私德,学会劳动、学会勤俭,学会感恩、学会助人,学会谦让、学会宽容,学会自省、学会自律。
——典出:《周易·益卦》;释义: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,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。
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
习近平讲话原文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是非明,方向清,路子正,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。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,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,面对纷繁多变、鱼龙混杂、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,面对学业、情感、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,一时有些疑惑、彷徨、失落,是正常的人生经历。
——典出:《论语·为政》;释义:只是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,只是思考却不知道学习就是有害的。
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
习近平讲话原文:《礼记》中说: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”有人说:“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,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。”青年有着大好机遇,关键是要迈稳步子、夯实根基、久久为功。心浮气躁,朝三暮四,学一门丢一门,干一行弃一行,无论为学还是创业,都是最忌讳的。
——典出:《礼记·中庸》;释义:要博学多才,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,彻底搞懂,要慎重地思考,要明白辨别,要切实力行。